腸癌丨53歲彭皓鋒患3期直腸癌拒切肛門 自揭因1生活習慣發現患癌

醫生診症室

撰文: 羅嘉欣

發布時間: 2024/06/25 12:45

最後更新: 2024/06/25 15:12

分享:

分享:

【彭皓鋒/御用惡人/TVB/直腸癌】53歲TVB御用惡人彭皓鋒,自去年自揭患上直腸癌第3期,一直積極治療面對。而他近日接受傳媒訪問時,便表示目前病情時好時壞,並指暫無開刀打算;彭皓鋒透露,懷疑患病與其過去不健康飲食習慣有關。事實上,有醫生亦指,不健康的飲食陋習會令腸道內的細胞不停分裂幫助消化,如果相關部位細胞刺激越大,該區域的細胞亦較易出現癌變。

最新影片:

有TVB御用惡人之稱的彭皓鋒,與太太早前接受資深傳媒人汪曼玲YouTube節目訪問,指發現患癌的起因是排便習慣改變,由以往不時便秘至日痾數次。

突然開始肚痾一日兩三次,以前係兩三日先去到一次,一開始覺得幾好呀可以減埋肥,但一路持續一兩個月覺得唔對路,就去睇腸胃科醫生建議我去照腸鏡,然後就發現有病。

彭皓鋒又透露目前病情時好時壞,並指以電療化療為主,暫無開刀打算,主要是因為不想手術後要終生用人工造口排便,對家人做成負擔。

依家每兩三個月去排期照MRI同PET SCAN,發現到依家照過三次,初發現時5點幾CM,1月份時檢查8點幾CM,剛剛今個月檢查又變7點幾CM,有大有細。但癌症指數上落不大,在六點多至八點多左右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5
+4

至於患癌原因,彭皓鋒就估計是過去不良飲食習慣所致。

因為可能嗰幾年,我多數都係食飯盒,油多呀……外賣求其啦,點咗就食,自己又唔識煮。

更多相關報道: 癌症殺手|美國研究揭1時段食晚飯 生瘜肉風險達46%恐變大腸癌

台灣大腸直腸肛門外科醫生黃郁表示,撇除年齡增長、遺傳等因素外,飲食及生活習慣亦佔重要一環。人體每日都在進食,假如飲食習慣不佳,不停攝入大量添加劑、致癌物及不健康的飲食陋習,這些物質進入到腸道後,等待腸道消化期間,腸道內的細胞便會不停分裂幫助消化,如果相關部位細胞刺激越大,該區域的細胞亦較易出現癌變。

同場加映: 腸癌7大症狀

點擊圖片放大
+6
+5

預防患上大腸癌的5大方法:

點擊圖片放大
+4
+3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︰http://tinyurl.com/3dtnw8f5